医院介绍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通道北路1号,是内蒙古医科大学的直属医院。该院成立于1958年3月,占地面积达6.8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为27.6万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医院总占地面积为6.8万平方米,设有内科、外科、保健、体检以及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等多个功能集中区域。业务用房面积为27.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数量达3092张,设有78个住院病区,38个临床科室和15个医技科室。多年来,附属医院的门急诊量始终位于内蒙古各大医院的前列。2019年,医院的年门急诊量超过250.7万人次,出院人数超过11.9万人次,完成手术3.5万台,平均住院天数为8.8天。医院的多项管理指标达到先进水平,并多次受到内蒙古卫生计生委的表彰。

历史发展
1958年3月,医院的前身——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
1994年,该医院被认定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012年3月,内蒙古医学院更改名称为内蒙古医科大学,其附属医院也随之改称为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
2016年,医院再次评定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医疗设施
医院目前开设床位3092张,配备有PET-CT、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TOMO刀、C型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ECT仪器、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心心电监测设备、微型床旁监测仪、奥林巴斯超声支气管镜、德国Storz硬质支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及内科胸腔镜等先进医疗设施。
研究成果
近年来,医院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共25项,同时还荣获内蒙古医学会科学技术奖25项。医院共负责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93项,其中包括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学术著作
近年来,医院共发表了184篇被SCI收录的论文。
临床教学与研究中心
该医院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也是内蒙古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
科室设置
医院设有多个科室,包括心血管内科、呼吸与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感染性疾病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甲状腺及乳腺外科、血管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神经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整形与烧伤科、骨科、妇科、产科、儿科、生殖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中医科、蒙医科、肿瘤内科、皮肤性病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职业康复科、老年病科、急诊科、麻醉科、疼痛科、放射治疗科、新生儿病房、超声科、影像科、核医学科、理疗科、检验科、药剂科、病理科、高压氧科、供应室、消化内镜中心、介入诊疗中心及康复治疗中心等一系列临床和医技科室。
特色专科
一、国家重点建设的临床学科包括神经外科、普通外科和蒙医科。
二、内蒙古自治区的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包括:皮肤与性病学、耳鼻喉科学、呼吸内科学、内分泌学、肾脏内科学、消化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学、风湿病学与自身免疫病学、神经外科学、胸外科学、儿科学、实验诊断与临床检验学、超声医学、神经内科学、产科学、急诊与救治医学、医学影像学以及临床护理学。
三、内蒙古自治区的医疗卫生优势学科包括:普通外科、妇科、重症医学、口腔颌面外科、蒙医肺病学、麻醉学、放射肿瘤学和核医学。
四、内蒙古自治区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是中医科。
医疗优势
一、优势病种包括:乳腺癌、甲状腺癌、颅脑肿瘤、脑积水、椎管内肿瘤、颅底凹陷症、脊髓空洞、脊髓栓系、骶管囊肿、椎管狭窄、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感染、生殖内分泌疾病、妇科疾病及肿瘤、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炎、肺栓塞、肺血管疾病、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重症胰腺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库欣综合症、嗜铬细胞瘤和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
二、技术优势包括:乳腺良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乳腺肿瘤的微创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乳腺整形手术、保乳乳腺再造技术、甲状腺疾病的微创手术、恶性肿瘤的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蒙医的温针疗法、灸疗、萨玛火罐、推拿按摩、足浴疗法、震荡疗法、泻疗、油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心脏起搏器植入、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超声支气管镜结合软硬镜的诊疗介入技术、以及胃肠超声内镜检查。
挂号时间
上午7:00至12:00,下午14:00至17:30。周六和周日正常营业。
门诊时间
早上8:00至12:00;下午14:00至17:30。周六和周日照常开放。
急诊时间
全天候24小时接诊。
乘车路线
公交线路
在市内乘坐6路、7路、24路、54路、70路、72路或93路公交车,抵达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时下车即可。
医院 · 516多所试管婴儿医院
医生 · 2497位试管婴儿医生
同龄 · 100万姐妹试管好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