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云南省唯一一所位于州市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隶属于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大理大学,集医疗、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于一体。医院在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大理大学的双重领导下运作,是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医院以大理为中心,医疗服务范围覆盖滇西各州市,甚至部分西藏和四川地区。其主要职责包括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健康教育、对口支援以及预防保健等,同时也承担疑难重症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援任务。医院的发展愿景是建设一个“云南先进、滇西领先、特色鲜明,具有区域性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中心、医学人才培养高地和医学科技创新高地”。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身为大理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大理学院附属医院)简称为“大附院”。1991年,省政府根据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需求,批准按照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进行建设,确定病床数量为500张,并计划分两期完成。医院于1992年正式开始建设。医院于1997年12月正式开始接诊。2001年,医院更名为大理学院附属医院。2003年,大理学院与临床医学院实行了统一管理。2008年,经过省政府的批准,云南省第四人民医院的床位数量增加至1000张。2015年,云南省卫生计生委批准该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病床数量增至1200张。2015年,大理学院成功更名为大理大学。2016年9月,经中共云南省委机构编制办公室批准,医院正式更名为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加挂云南省第四人民医院的名称。
医院的总占地面积为130亩,建筑总面积达到16.86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占15万平方米。医院设有35个临床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等,还拥有9个医技科室和28个行政后勤职能部门,以及21个教研室(实验室)。医院党委下设6个党总支和48个党支部。医院的固定资产总值超过8亿元,配备有高端多排双源CT、3.0T核磁共振系统、高级多普勒彩超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共计10719台设备。
医院的总职工人数为1656人。其中有1379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29人,博士20人,硕士208人。有两位二级教授,其中包含一位被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另外还有两位参与云南省“万人计划”中的“名医”专项,一位为“青年拔尖人才”专项。省卫健委的医学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有八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员有一人,省级的教学名师一人。此外,担任国家级及省级学(协)会主委和副主委的有23人,中文核心期刊的编委两人,省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则有四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则有80人。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云南省巾帼建功标兵、云南省三八红旗手、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云南医师奖、云南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云南省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工作者、省五四青年奖章、云南省模范优秀医师等荣誉称号的各1人。此外,已有4人被评为云南省医德标兵。
医院的病理科、急诊医学科、眼科、骨科和普外科五个学科被认定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并且正在建设和培育四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这家医院是云南省血液疾病、皮肤免疫性疾病、骨关节疾病、心血管病和儿科疾病五个临床医学中心的分中心承建单位。此外,它还担任云南省级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的角色,并且在大理州设有普外科微创、心血管病、骨科、眼科、皮肤病以及病理诊断六个区域性诊疗中心。医院设有云南省跨高原心血管疾病防治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分子病理重点实验室以及云南省高校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医院设有一个云南省高校病理学科技创新团队,一个省教育厅临床技能教学团队,以及一个云南省名师工作室。此外,还拥有两个云南省临床病理学和妇产科学研究生导师团队。医院内设有大理大学重点学科4个和院级重点学科8个。还有大理大学的五个研究机构,包括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转化医学中心、与牛津大学合作的免疫研究中心、跨高原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所和生殖医学研究所。此外,医院还包括一个校级创新团队和三个创新培养团队。建成一个功能布局合理、流程较为完善的医学模拟实训中心。
自建院以来,已获得科研项目立项共计375项,其中包括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项省部级课题、129项地厅级课题以及113项校级课题。此外,院方还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8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了64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80个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同时,院内共获得6项卫生行业科技进步奖和8项大理州科学技术进步奖。全院职工已发表论文2715篇,其中328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31篇被SCI收录。
临床医学院是大理大学所属的一个大型学院,招生范围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同时也招收来自南亚、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和国家的留学生。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总人数为3983人,其中本科生3403人(包括485名留学本科生),研究生580人(包括29名留学研究生)。学院于198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获得儿科学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起,开始接受留学本科生的招生,2006年又获得内科学和外科学两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学院获得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2012年则获得招收临床医学留学研究生的资格。目前开设了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儿科学和口腔医学这四个一本招生专业,以及眼视光医学这一二本招生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被确定为云南省的重点建设、特色和品牌专业。学院设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15个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并且建立了内科学和外科学两个省级优质课程。学院于2008年获得教育部的本科水平评估认证,2017年临床医学专业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的专业认证,2018年也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7年,19个专业基地获得批准,成为第二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经过37年的教育培养,我国已向社会输出了超过2万名医学人才。
自建院以来,我院荣获多项荣誉,包括“云南省医德医风先进单位”、“价格诚信单位”、“先进平安医院”、“省级爱婴医院”、“省级模范职工之家”,以及省级巾帼文明岗和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岗。此外,我院还被评为大理州“艾滋病防治先进单位”、“大理州物价信得过单位”和“大理州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先进集体”。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大理市“预防保健工作先进集体”、“大理市园林式单位”、“大理市安全文明小区”和“无毒社区”等各类荣誉称号。
医院的诊疗科目包括:内科系列,共设有9个专业,具体为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肾脏病学、内分泌科、免疫学及老年病科等。外科系列包括: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烧伤科和整形外科。妇产科系列包括:妇科、产科、计划生育、优生学以及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等专业。儿科专业系列包括:新生儿学、小儿感染病学、小儿消化学、小儿呼吸学、小儿心脏病学、小儿肾脏病学、小儿血液学、小儿神经学、小儿内分泌学、小儿遗传学以及小儿免疫学。小儿外科包括以下几个专业:小儿普通外科、小儿骨科、小儿泌尿外科、小儿胸心外科以及小儿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包括耳科、鼻科和咽喉科三个专业。口腔科包括以下专业:牙体牙髓疾病、牙周疾病、口腔黏膜疾病、儿童口腔健康、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种植学以及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皮肤科:专注于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的专业领域。传染科包括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肝炎等专业。眼科、医学美容科、结核科、肿瘤科、急救医学科、康复科、麻醉学科、疼痛管理科、重症监护科、病理学科。医学检验科包括以下专业:临床体液检验、血液检验、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与血清学,以及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医学影像科包括以下专业领域:X线诊断、CT诊断、磁共振成像诊断、核医学、超声诊断、心电图诊断、脑电图及脑血流图诊断和神经肌肉诊断。
医院 · 516多所试管婴儿医院
医生 · 2497位试管婴儿医生
同龄 · 100万姐妹试管好孕群